嘉伦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拆分武库司(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奏折索要军械。奏折到了递到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核实之后,上奏给朕。”

朱翊钧才不会让奏折上到内阁,他准备将军权从内阁剥离,设立一个类似军机处的机构。或者说,朱翊钧准备把五军都督府展成类似军机处的机构。

“经朕核准之后,军械交由新筹建的武备司负责铸造。”

“说道武备司,这个衙门是从武库司拆分出来的,负责军械的铸造和回收。当然了,军备司也隶属工部,设郎中一人,与武库司的郎中一样。”

“至于武库司,则专司军械的运输,建立完善的军械补给运输体系。”

“接着说武备司负责铸造出来的军械,由五军都督府派员检验之后,再交由武库司负责押运。”

“押运的士卒则有京营派兵,以保卫一路上的安全。”

“这样一来,总兵奏请,五军都督府核准,朕批示,武备司制造,武库司储藏押运,一条完整的军械体系就构架好了。”

总兵奏请,至于批不批,那就是皇上说的算了,武备司专司制造,不管其他,就像后世的兵工厂一样。武库司专司押运,辅以京营士卒,可免危险,也可免路上搞鬼。

武备司制造好的军械,要由五军都督府勘验,合格之后才允许往各地。

看起来繁琐了,事实上从需求到铸造,从检验到运输,完全做到了分离。将验收权和铸造权分开,以避免以次充好的现象。这样一来,兵部依旧掌握着武备司和武库司,但是权力被削弱了。

将验收权赋予了五军都督府,制作什么军械的权力赋予了地方总兵。

互相制衡,相互制约,皇上可以总览全局,哪一部分出问题,追究哪一部分的责任,不会出现权责不明的情况。这样一来,朱翊钧就能把军械这一块给握在手里面了。

如果要多了,批复到了兵部,那边就会报上来,没钱,生产不了,太多了,也可以避免军械的乱乱用。五军都督府想要靠着军械收买人心,也不容易。

当然了,这个不是朱翊钧在乎的,小恩小惠免不了,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囤积军械,那就可以了。

大臣们听了,脸上也不知道是什么表情,皇上这个计划实在是让人不知道该怎么说。

不同意吧,前面武库司搞成那个样子,皇上也没太削兵部的权力,武库司虽然被拆分了,可是武备司依旧在兵部,兵部因此还多出了一些官职。

同意吧,总觉得权力被削弱了,毕竟以前都是自己说的算,这一次搞一个五军都督府参合进来,还要各地总兵请奏,兵部虽然保留着武库司和武备司,可是都是说的不算的衙门。

内阁就更尴尬,折子不到内阁,去五军都督府,这算怎么回事?

“皇上,如此一来,怕是会增加不少额外的支出,朝廷本就吃紧,如果这样一来,怕是会造成冗官啊!”申时行沉吟了片刻,有些担心的说道。

朱翊钧看了一眼申时行,笑着说道“申爱卿,你给朕算一笔账。”

“七年的时间,刘宣的武库司贪走了纹银两百多万两,你来告诉朕,这二百多万两银子,如果用来给新的官职俸禄,能多久?”

一句话,朱翊钧直接把申时行给怼的没话说了,只好说道“是臣考虑不周!”

“皇上,这奏折到五军都督府是不是不妥啊?”张四维也忍不住开口说道“奏折一直是送往内阁的,五军都督府也没有批复过奏折,不如让各地总兵将奏折送到内阁吧?”

朱翊钧一摆手“军械制造完毕之后,五局都督府还要负责验收,验收完毕之后,五局都督府还要协调京营和武库司进行押运,奏折递到他们那里,方便很多,这个就不要争了。反正奏折最后都要递到朕这里,还不是一样。”

你是皇帝,你说一样就一样,没人敢说不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