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伦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41章 太史慈回归(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地,青州只剩下孔融的北海郡还貌似有点独立自主权,挡住了东莱的西侧屏障。一旦等孔融也和平开城投奔袁绍的话,袁绍也将有借口染指东莱。

毕竟,糜竺只是辽东太守,他趁机占据东莱,无非是仗着当年“东莱仍在黄巾之手,朝廷无暇派官”,所以让他买上去的都尉太史慈管理,后来又让他弟弟糜芳管管民政。

袁绍如果成功表了青州牧,糜竺根本无法武力战斗,东莱不像辽东,不够险远,糜竺也没这个财力兵力。

就算袁绍不拿,拿下琅琊的曹操说不定会东进城阳,而后也想染指东莱。

悲痛无奈之下,糜竺只好做两手准备首先,外交上争取跟袁绍再虚与委蛇示好一下,到时候有节奏地和平让出一点地皮,换取袁绍跟他盟好,允诺将来不再侵犯糜竺在其他地区和领域的统治权。

东莱那些破地袁绍想要就要一些吧,留下通商的海港城市黄县由糜竺控制,袁绍另设郡治,那就最好。反正袁绍也不懂生意,他要的只是农民和田地,允许通商袁绍还能多收商税呢。

第二手准备嘛,就是糜竺开始把东莱那些便于带走的实物性财富,尽量能迁移往辽东运就运走。而太史慈和糜芳,他也另外做了安排。

糜芳在最后一次押运船队之后,会回到辽东沓氏县。而太史慈则被糜竺劝说跟去刘备建功立业,因为东莱实在没有用武之地了。

分别之前,糜竺还狠诚恳地亲自跟太史慈喝了顿酒,给了一些礼物钱财践行

“子义,我知你有大将之才,如今辽东已经安妥,三韩、扶余也未见雄主能威胁辽东。公孙度之患解除后,徐校尉与我也算是彻底坦诚相见、心结尽弃,精诚合作。

玄德公进位汉中王,高举义旗匡扶汉室。你跟他去,定然可以再立殊勋,前途远胜于困在东莱一隅之地。

公孙瓒此前与我们不睦,好在上有燕王镇抚,外有袁绍牵制,公孙瓒不可能有余力威胁到我们。现在就怕公孙瓒最多也就能支撑两三年了。袁绍跟我们的盟好又不可信。

公孙瓒灭后,最多再拖五年,袁绍说不定就会图谋辽东,除非我们年年进贡大笔财物稳住他。希望届时汉中王能让天下重新迎来太平吧。”

糜竺话中所称的燕王,自然是幽州牧刘虞了。刘虞因为路远,是七月底的时候才收到的册封诏书,当时王允都已经死了。所以刘虞的辞让使者还没走到长安,就知道已经去不了了。刘虞也就在九月份的时候半推半就被拥戴为了燕王,跟刘备当汉中王的时间居然差不多。

只不过刘备是因为五丈原战败、为了打董越樊稠找回场子,比受诏时间拖延两个多月才称帝,而刘虞是纯粹因为路远拖延。

而袁绍当时甚至还旧事重提,借故“天子又被凉州军劫持了”,想再拥立刘虞为皇帝,并假借刘虞的诏书彻底讨伐灭掉公孙瓒,但是又被刘虞拒绝了。也不知道刘虞究竟是怎么想的,可能是跟刘备想法比较近似吧。

可惜刘虞不会打仗也缺乏嫡系死忠武力,袁绍虽然表面上极为拥戴尊敬他,但军事上完全是自说自话,连攻打青州黄巾军时都是打出“代替总督青冀幽并兖徐六州诸军事的燕王平叛黄巾”的旗号。

太史慈对糜竺的回答是“府君高义,慈铭记于心,如若将来府君需要征战之将,慈定会设法驰援。不过相信以使君之手段,定然可以不战而保辽东安泰。若忧袁绍势大,不如指望分化袁、曹,或者二袁相争,袁绍未必有暇东顾。”

太史慈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在曹操名义上还是尊奉袁绍的。在袁绍看来,曹操就是他的部将、小老弟。历史上两人正式成为不同阵营,还是曹操迎立天子、改元建安之后。

同理,在现在的袁术眼里,孙坚也是他的部将,孙坚打下来的地盘也都是他的地盘,所以他历史上几年后才有信心称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