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陈有辉的人脉确实不是盖的。
只听他在电话那头稍一琢磨,很快就报出了两三个人名:“要说这方面的专家,我还真认识几个。像中科院材料所的李教授,还有中大材料学院的王博导,最近即将退休的花都大学的陈教授,都是这行当里响当当的人物,我这就把他们的联系方式发给你,你直接联系试试,就说是我介绍的。”
语气里带着几分轻描淡写,显然对这事没太当回事,只当是帮朋友个小忙。
说起来,陈有辉老板会认识这三位专家教授,纯粹是一次偶然。
那还是前几年在一场跨行业的交流会上,几人恰好坐在一起,寒暄几句后便交换了联系方式。
平日里,他和这些搞学术研究的教授们几乎没有任何交集,那些联系方式也只是躺在手机通讯录的角落里,从未被拨通过。
不过,这三位教授里,那位姓陈的教授,陈有辉倒是还算熟悉些——他认识教授的后人。
毕竟五百年前是一家,同姓总能让人多几分亲近感,逢年过节遇上了,还会互相问候几句。
张尘握着手机,听着陈有辉报出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只觉得这意外收获来得太过突然,心里头像是揣了团火,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
他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着几分不好意思问了一句,压根没指望能有什么结果,没想到陈有辉竟直接给出了这么大的惊喜,这简直比签下那笔饵料生意还要让他振奋。
“陈老板,真是太感谢你了!这份情我记下了!”张尘在电话里的声音都带着抑制不住的雀跃,语气里满是真诚的感激,“这可帮了我大忙了,回头有机会,我一定好好请你喝一杯!”
他连说了好几声谢谢,恨不得立刻就把这份喜悦传递给对方。
其实,陈有辉老板对于能帮上张尘这个忙,心里也是乐呵的。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回要是真能帮张尘解决了难题,那他们俩之间的合作自然能更顺顺当当,少了不少磕绊。
说到底,生意人之间的合作,讲究的就是个利益互换,你帮我一把,我扶你一程,关系才能长久。
在陈有辉看来,张尘兄弟俩在这饵料生意里可是占着主导地位的——毕竟“未来一号”这宝贝饵料,核心技术捏在人家手里,自己不过是借着这东风搭个伙,想在出口生意里分杯羹。
所以他心里盘算得清楚,现在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张尘解决点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就像是在合作的地基上多垫了几块砖,往后的路才能走得更稳,合作的日子也才能拉得更长。
在陈有辉心里,他打心底里觉得把“未来一号”饵料卖到国外的这门生意,绝对能做很久很久。
为啥这么笃定?
因为他太清楚这饵料的厉害了——就拿国内来说,山寨仿制的本事有多强,那是出了名的,市面上多少新奇玩意儿刚露面,没几天就能冒出一堆仿品。
可偏偏这“未来一号”饵料,出来这么久,愣是没见谁能仿制出效果相近的产品来。
就冲这一点,他就敢断定,这生意的前景稳得很。
不得不承认,陈有辉老板确实是个头脑精明的人,他能看透“未来一号”饵料背后的核心竞争力,这份眼光就远非一般生意人可比。
而事实也的确如他所料,“未来一号”饵料之所以能有如此出众的效果,关键就在于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那几种催化剂——说它们是黑科技级别,一点都不夸张。
这些物质的分子结构、物理特性,都完全超出了当前科技水平的认知范围,在现代社会的已知物质库里,根本找不到任何与之匹配的存在。
要知道,若是没有系统的存在,张尘这辈子恐怕都碰不到这些催化剂,更别提用它们来制作饵料了。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