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伦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264章 凤翔于天(9)(2 / 1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画的,就是这油线的路。”

白凤翎接过青金石,石面的地图突然亮起。油线经过的地方,浮现出无数个小火苗的图案,火苗的排列与曹军的战船阵型完全相同,只是最末一排的火苗突然熄灭,露出个极小的“白”字,字迹的撇笔处粘着根极细的蚕丝,是蜀锦的质地,“是诸葛亮的‘八阵图’变的,他在给周郎留生路。”

吴营的军帐在午时突然飘起桑蚕的丝。白凤翎趴在帐外的槐树上,看周瑜用青金石笔在《水军布防图》上圈点——那些圈点的位置,与祭坛青石板上的星图完全重合,只是每个圈里都多了个小三角,指向曹军战船的连接处,“是要烧连环船的关节处。”

帐内的香炉突然冒出奇异的烟。那些烟在帐顶凝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斗柄处的烟突然往下沉,落在周瑜的案几上,拼出个残缺的“火”字,缺的那点,正好能放进白凤翎怀里的夜明珠碎片。“是水镜先生在传信。”他想起三年前在颍川书院,那位老人曾用同样的烟法,预言过“东南风起,赤壁火生”。

蜀军的营帐在酉时突然响起羽扇的轻响。白凤翎躲在帐外的竹林里,看诸葛亮用羽扇指着沙盘——沙盘上的赤壁模型,正往东南方向倾斜,江水的纹路里,浮出无数个“火”字,每个字的笔画里都缠着极细的竹纤维,是吴地的湘妃竹质地,“他们在给吴营的火船做导航。”

沙盘的边缘,放着块与祭坛青石板同源的青金石,石面的刻痕正在自动变化,曹军的战船位置上,渐渐浮现出个极小的“白”字,字迹的捺笔处突然破开,钻出条极细的竹丝,顺着沙盘的江水纹路往吴营的方向爬,“原来不是我们在等风,是风在找我们。”

深夜的赤壁总有些奇怪的火光。白凤翎坐在祭坛的青石板上,看夜明珠的光——那些光总在三更时分成网状,网眼的大小正好能卡住曹军的火把,火把在网里慢慢旋转,把火星抖进网眼,拼出残缺的“火攻”二字,最中间的“火”字上,凝着颗桑蚕的茧,茧丝缠着蜀锦的纤维,像谁故意织进去的密码。

“先生看这茧!”小拓从吴营的方向跑来,手里举着盏羊角灯,灯壁上画的火船,船帆上正爬着条竹丝,丝的尽头往祭坛的方向伸,“周郎说,今夜三更的东南风,是这茧里的丝引来的,他在茧上画了‘风’字,用的是先生的笔迹。”

白凤翎接过羊角灯,光照亮了桑蚕茧的纹路。那些丝在光里显出极淡的星图,图上的赤壁位置旁,画着个小小的“白”字,字迹的撇笔处突然破开,钻出条极细的竹丝,顺着夜明珠的光往祭坛外钻,“原来不是风在等火,是火在追风。”

赤壁的江面在三更时突然泛起红光。白凤翎站在祭坛的青石板上,看东南风卷着火星掠过江面——那些火星在风里排成队,队型的变化与《江川星轨图》上标注的“火攻路线”完全相同,只是最末一队火星总在曹军的主船旁打旋,火星的影子在船帆上投出个极小的“汉”字,墨迹晕开的形状,与刘备的玉玺纹路不差分毫。

“先生快看主船!”范书砚举着油布灯从芦苇荡里跑出来,灯芯的红绳突然绷直,指向曹军主船的方向,那里的船帆上,不知何时多了个青金石符牌,符牌的“白”字正在发光,“是水镜先生说的‘七星续命灯’!他说这符牌能保主船不沉,等火灭了,就有人会来取。”

白凤翎看着青金石符牌的光在火海里闪烁,突然明白这不是什么奇术,只是某个寻常时刻——就像东南风总要在三更时起,火星总要往易燃的地方飘,那些未写完的字总会有人续上,而续字的人,可能是祭坛青石板上的星图,可能是桑蚕茧里的丝,可能是吴营帐中正在燃烧的《水军布防图》,也可能是某个此刻还在江面上划船的渔夫,手里攥着块恰好能补全“火”字的火石。

他把流霜剑重新靠回祭坛的青石板,剑穗的忍冬花在东南风里打着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