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伦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147章 周卫华上门求援,于伟正肯定东洪(2 / 7)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副市长签字才行,也要找到合适的接收单位。

晓阳沉吟片刻,脸上带着温和但略显慎重的笑容:“林雪妹妹,卫华,你们的情况我了解了。两地分居确实是个现实困难,组织上应该考虑解决。不过呢,”她话锋一转,语气带着程序性的严谨,“现在市里各单位编制都卡得比较紧,进人程序也规范。特别是伟正书记刚来不久,对干部人事工作要求很严。你们也知道,新书记是组织部长,他的脾气秉性,大家还在摸索适应阶段。这样吧,我先了解一下市里相关单位的人员需求和编制情况,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岗位和机会。你们也别着急,有消息我第一时间告诉卫华,好吧?”

晓阳的话向来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关心,又留足了余地,没有大包大揽,符合她的身份和处事风格。

林雪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掩饰过去,连忙点头:“谢谢秘书长!让您费心了!”

晓阳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道:“对了,林雪,你带个人简历了吗?方便的话给我一份,我也好跟相关单位沟通时有个依据。”

继续阅读

“带了带了!”林雪赶紧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一份叠得整整齐齐的简历,双手递给晓阳,说道:“秘书长,还有我在政工科以前写的文章,在《人民公安报》,还发表过!”

晓阳接过来,认真翻看了一下:“哦,公安校毕业的?科班生啊。以前在派出所干过?”

“是的,秘书长,”林雪回答,“在城关派出所干了两年户籍和内勤,后来才调到县局政工科的。”

“嗯,政工工作也不容易,上传下达,材料报表,党建学习,事情多而且很杂。”晓阳点点头,又简单问了几个关于她现在工作内容的问题,林雪都一一作答。

又闲聊了几句家常,周卫华和林雪便起身告辞。晓阳从里屋拿出两盒包装精致的点心,塞到林雪手里:“大过年的,空手来就行了,还带这么多东西。这两盒点心带回去尝尝,一点心意。”

周卫华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连声道谢后离开了。

关上门,我拿起扫帚开始扫地,随口问道:“瑞凤市长分管劳动人事局,你又是副秘书长联系这块,跟瑞凤市长打个招呼,再让人事局协调个接收单位,应该不难吧?林雪也是科班出身,业务能力看着也不错。”

晓阳拿起抹布继续擦桌子,头也不抬地说:“事情是不大,操作起来也不复杂。现在市里各单位确实也缺年轻干部,林雪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也符合要求。但是,”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清醒的考量,“咱家不是组织部,我也不是人事局长。人事调动,最终是要落实到具体接收单位的。林雪调过来,紧接着很可能就要怀孕生子,产假哺乳假加起来时间不短。我得先摸摸底,看看哪个单位眼下确实缺人,又能接受这种情况的干部。万一没单位愿意接,或者强塞下去,人家表面接收,背后给脸色看,对林雪发展也不好。再者说,答应得太满,万一中间出点岔子办不成,反而显得我们说话不算数,影响不好。话别说满,事别做绝,留点余地总是好的。”

我点点头,晓阳考虑得很周全,这是她从小耳濡目染历练出来的谨慎。

晚上洗漱完毕,晓阳披散着湿漉漉的头发,嘴里含着牙刷,白色的泡沫糊了一圈,平日里干练的秘书长形象荡然无存,显出几分居家的慵懒和可爱。她一边刷着牙,一边含糊不清地问我:“明天下午去给于书记汇报工作,重点想好了没?”

我躺在床上,想着汇报提纲:“主要还是围绕县里‘四大工程’的推进情况,特别是工业开发区的进展和几个重点项目的落地。农业结构调整,平水河大桥修复进度,还有民办教师转正和减轻农民负担的举措,这些也都是重点。”

晓阳漱了口,擦着嘴走过来,掀开被子躺下,枕着我的肩膀,声音带着一丝睡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