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伦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28章 【零售业】(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永辉公司,正在召集高层会议,会议室里十来位高层正在向林荣亨汇报工作,林荣亨能做对策的就当场指示对策,不能做的就让大家进行讨论。

永辉公司下属叁家一级子公公司,和众多孙公司,叁家一级子公司分别是:永辉超市、7eleven便利店、永辉饮料(红牛等产品)。

7eleven便利店(香港)成立四年多以来, 门店已经高达50家;永辉超市成立叁年来,门店也有25家;红牛功能饮料目前已经在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销售,年销量已经可以达到500万瓶。

公司总裁张杰汇报道:“目前,日本百货业纷纷来港开设大型商店,对香江的零售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日本百货业的服务一流,日资财力雄厚,日货声誉日盛,种种优势,可能会出现香江百货业的变革,甚至零售业影响巨大。”

林荣亨立马说道:“对手确实很强,但百货业的缺点也多,首先一个‘开柜自取’他们就不具备。我们如果要击败日本百货业,不是去发展百货业,而是加强投资超级市场。打败日本百货业的,不是百货店,一定是超级市场。所以,从现在开始,未来的五年里,我们每年要开12家门店左右。”

众人纷纷认可了这个方桉,永辉公司放弃进入百货业,就相当于让人找不到缺点;而且据林荣亨所知,前世香江的零售业情况就是在80年代末的时候, 超级市场已经占据着50的零售业份额;那些百货业纷纷效彷超市,尽可能采取开架自选。

香港的零售业大概分为几种模式:超级市场、百货公司、便利店、专门店、士多、小贩。

香港的超级市场起源于1970年,是由怡和公司成立的惠康超市,目前约20家门店;永辉超市在1972年成立,后来居上,门店已经有22家;其次是1973年和记洋行成立的百佳超市,目前门店仅10家。叁家超级市场品牌的背后,都是有雄厚的资本做后盾。在70年代末,林荣亨会发起一次长达半年以上的促销战,趁机清理一些中小型超市,以及和惠康超市来个正面对决。

百货店在香港已经有百多年历史,高档路线的百货商店有连卡佛和英之杰,都是销售的欧美品牌商品,顾客多以富人名士等高收入者为主;中档路线的就是先施和永安两家百货商店,两家百货品牌在七十年代以前,一直占据着香港很大的零售份额,不过随着日本百货业来港发展,这两家百货品牌将被打的落花流水,一家投靠了日本百货业,一家营业额大降;香江的中低档百货公司还有上百家品牌,可谓行业竞争压力大,有人戏称:香港零售品牌林立, 饱和得插入一根针也会激起浪花;现在却有人不断扔石子,甚至扔炸弹。

香港的便利店,连锁品牌已经有几家,但成气候的仅永辉公司旗下的7eleven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门店开店都在10家以上,发展速度太快,在大家还没有反应之前,就已经铺开了整个香港。林荣亨实行的策略是,开店要迅速,但是如果有一家门店连续一年出现亏损,公司会立马安排闭店,再在附近重开一家。

专门店是销售某一品种或某一类型的商店,如专卖家电、时装、鞋类、珠宝、钟表、厨房用品、运动器材等等;香港的专门店是百货公司和超级市场的补充,这些零售大佬虽然货色齐全,但某一类商品,却不如专门店的类别或品牌齐全。专门店的优势明显,针对综合性零售商店冲击很大,迟早会导致一些百货品牌会专门经营专门店。

香港数量最多的店铺大概就是士多,士多是英文store的音译名,即华人指的小杂货店;这是一种遍布大街小巷的零售店,多是夫妻店、父子店,小本经营,出售中低档小百货和食品。士多铺位比较狭小,不讲究装修,只求实用。

小贩,是香江零售业十分重要的形式,持牌商贩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