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若悬河,舌灿莲花;石人点头,草木会意。
桑维翰向契丹国主说罢就中利害,跪于帐前,自旦至暮,涕泣以争。
那契丹国中众臣受不住他这一日连说带哭,亦为其美言说话,向天子进言起兵,建议相助石敬瑭灭唐立国,顺便除了赵德钧,他那些礼物珍宝,自然亦不用归还。
耶律德光终被桑维翰感动,亦为之心酸流涕,又见满朝文武皆向着石敬瑭说话,于是乃命接了桑维翰国书合约,并复命桑维翰签了花押,用了石敬瑭私印,留存档案。
三日之后,契丹国主亲率国内五万精骑,南出山海关,随桑维翰一行直向太原进发。
不一日,契丹大军来至晋阳城外。
来得早不如来的巧,此时正逢石敬瑭离了三关回至河东,后唐朝廷已派大军十万北上,将晋阳重重围定,攻打十数日,堪堪城危。
耶律德光见状,便命离城十里扎下营寨,夜间派出悍将韩光,荡开唐营,将桑维翰送进城去,与城内石敬瑭约会夹击。
唐军出其不意,终被韩光冲透连营,保着桑维翰杀至城下。
石敬瑭派刘知远接进城去,设宴庆贺援兵终至,并谢韩光高谊,厚加奉赠。
唐军领兵大帅,正是威名赫赫大将高行周,现任潞州节度使。
字幕:高行周,字尚质,妫州怀戎人,顺州刺史高思继之子,将门之后,武艺绝伦。
高行周当夜闻报说有人闯营进城,便知是契丹援兵到来,遂命一面攻城不辍,一面分兵向外,来日迎敌。
次日侵早,三通鼓罢,高行周命上将符彦卿率兵出营,前来契丹营前叫战。
耶律德光引军营外列阵,在马上见对面唐营军势整壮,知道不可力敌,便点首唤过两员番将,却是前军牙督耶律佐、耶律佑,低声吩咐如此如此,二将得令引兵而去。
复命前锋大将伽离陀出马,与唐将对阵,许败不许胜,引唐军进入埋伏,一战而擒。
伽离陀心中不乐,但天子既有严命,不敢不从,于是上前迎战符彦卿,只战了十余合,便假作气力不加,引兵退却。
符彦卿不知是计,一心抢功,遂挥军追下,契丹兵大败。
番主耶律德光也引中军,向西面退败。高行周在中军看清对方旗号,知是契丹主将,急命部下两员上将张敬达、杨光远,率轻骑到西边列阵拦截,自己却来接应符彦卿。
符彦卿立功心切,不曾留意地理,直追杀伽离陀十余里。只听杀声大起,已落入耶律佐兄弟埋伏,一时阵角大乱。
主帅高行周从后面杀到,与符彦卿合力外冲,便如两只猛虎,契丹兵挡之不住。
正在此时,却听身后一声大喝,契丹先锋大将伽离陀杀回。高行周只得奋力接战,符彦卿为耶律兄弟伏兵截断,与高行周首尾不能相顾。此时张敬达、杨光远亦被契丹主耶律德光击溃,石敬瑭亦率契丹悍将韩光,及刘知远等一班部将自城中杀出,与契丹兵两面夹击。
于是唐军大败,四散奔逃,高行周喝止不住。
耶律德光与石敬瑭合兵追击,唐军向南狂奔,沿途丢弃兵仗如山,斩首数万级之众。
晋阳军与契丹军直追出五十余里,眼见天色已晚,乃收兵不追。契丹主引兵归虎北口扎住营寨,晋阳军在其南五里扎营,以为翼护之意。
晋阳军获得唐朝降兵二千余人,刘知远劝石敬瑭尽坑杀之。
是夕石敬瑭出见契丹主耶律德光,大礼参拜:多感大人军马相助,无以可报。
契丹主笑慰道:你我既为父子,当得相助,以共成大事!
石敬瑭此时比契丹主年长整整十岁,闻听此言,老脸红白不定,当下辞别回营。
歇兵二日,契丹国主命令石敬瑭引本部军为先锋,更亲率大军后继,南下上党。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