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过一巡,温润的茶汤熨帖着肠胃,也让初见的些许生疏感渐渐消融。上官妍放下手中的茶杯,眸光清亮地看向肖岷,终于将盘旋在心头的最大疑问缓缓道出。
“肖岷,”她的声音柔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两年多不见,你的变化……实在令人惊讶。若非这五官轮廓和眼神中的熟悉感,我几乎不敢相认。这绝非寻常保养所能及,倒像是……时光在你身上发生了倒流。能否告诉我,这其中可是有什么秘诀?”
肖岷迎着她的目光,坦然一笑。他深知自己踏上修行之路后的变化,对于日日相见的身边人而言是渐进的,但对于久别重逢的故人,尤其是上官妍这般灵秀敏感之人,冲击力无疑是巨大的。他并不打算隐瞒,也无需隐瞒。
“碧雅,”他呼出了她的艺名,显得更郑重些,“实不相瞒,自苏城一别后,我机缘巧合,已走上修行之路。于这纷繁复杂的世态中,侥幸叩开了大道之门,如今不过是初窥门径,浅浅获得了一颗如如不动之心罢了。这容颜之变,或许便是身心同修,返璞归真的一点外在体现。”
他的回答直指核心,没有丝毫迂回。而这答案,恰恰印证了上官妍内心的猜测,让她眼中瞬间爆发出惊喜的光芒。她与肖岷之间,那层因多年未见和曾经微妙情愫而产生的薄纱,似乎在这一刻被彻底揭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找到“同道”的激动与亲切。
“果然如此!”上官妍的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今日再见你,我便感觉你今非昔比,身上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气质,让人亲近舒适,却又隐隐感到一种深沉的威压。你的境界,我完全看不透。”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诚恳甚至带有一丝恳切,“而你,却能一眼将我看透。不瞒你说,我也一直在寻找这世间大道。我可以在一幅画的创作中痴迷忘我,也可以在生活琐事中静心反思,但修行路上,总有许多困惑如迷雾笼罩,百思不得其解。今日能遇到你,实在是莫大的幸运,真的很希望能得到你的点拨,让我得以通透。”
肖岷看着她眼中清澈的求知欲,心中亦是一片清明。他温和地点点头:“你我之间,不必客气。不知你当前最大的困惑是什么?但说无妨,我们可以一同探讨。”
上官妍微微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沉默了片刻,才幽幽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历经世事的怅惘:
“世人为各种‘情’所累。情能令人内心欢愉,如登仙境;也能使人身心疲惫,乃至陷入无间地狱般的折磨。其中,尤以男女之情最为典型,最为炽烈,也最为伤人。”她抬起头,目光中充满了迷茫与求索,“我想请教,究竟该如何看破这些情愫?是该强行忘情,还是修炼到心如止水、近乎无情?或者,只能将其深埋心底,寄托于虚幻的想象?”
肖岷心中微微一震。他听得出,上官妍此问并非空泛的理论探讨,而是源自她内心深处真实的心结,或许也与他们二人过往那一段无果的朦胧情愫有关。
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组织着语言,希望能给她最契合的指引。
片刻后,他方款款而言,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依我浅见,或许无需执着于‘忘情’或‘无情’这等看似决绝的路径。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观照此问题。”
“先从心学的角度看,讲究的是不‘灭情’而‘主情’。”他缓缓道,“所谓‘心外无物,心为主宰’。情愫本身并非枷锁,它源自本心,是生命力的体现。真正的累,源于我们对情的执着——执着于情必须永恒不变,执着于情必须如我所愿。一旦事与愿违,痛苦便随之而来。因此,无需刻意忘情或压抑,关键在于‘省察克治’。当情愫升起时,觉察它的存在,观照它的波动,享受欢愉时不至于冲昏头脑,面对失落时不至于被拖拽沉沦。让心始终作为情的主人,知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