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伦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12章 父子嫌隙(2 / 5)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礼崩乐坏。如今天下初定,若再行分封,岂不是重蹈覆辙?陛下推行郡县制,方能集权于中央,令行禁止,如臂使指,此乃创新之举,可保大秦千秋万代,永享太平。”李斯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淳于越,双手有力地挥舞着,似要将这郡县制的优势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话语掷地有声,在大殿内回荡。
秦始皇坐在龙椅上,面容冷峻,眼神在淳于越和李斯之间来回游移,薄唇紧抿,似在思索着这关乎大秦命运的两种治国方略。大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唯有众人紧张的呼吸声此起彼伏,仿佛一场无形的风暴即将在这咸阳宫中掀起惊涛骇浪。
秦始皇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的目光犹如寒星,缓缓开口道:“淳于越之言,虽似有理,然朕观前朝兴衰,亦知分封之弊。然郡县制初行,亦有诸多事宜需斟酌谋划。”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在大殿中回荡,众臣皆俯首倾听。
淳于越面露焦急,急忙再次进言:“陛下,郡县制虽集权于中央,然地方若无诸侯镇守,一旦有乱,恐难迅速平叛。且诸侯乃皇室宗亲或功臣之后,其对大秦忠心耿耿,必不会生乱。陛下三思啊!”他言辞愈发激昂,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李斯见状,冷笑一声,反驳道:“淳于越,你只见诸侯之利,却不见其害。诸侯拥兵自重,久而久之,必生异心。且郡县制下,官员由中央任免,可保其清正廉洁,为百姓谋福。若行分封,诸侯割据,税赋不均,百姓苦不堪言,大秦何来太平盛世?”李斯挺直腰杆,神色傲然,眼神中透着对自己见解的自信。
秦始皇沉思片刻,缓缓道:“朕意已决,郡县制乃大势所趋,不可更改。然淳于越忠心可嘉,虽其言未被采纳,亦不必责罚。”淳于越听闻,脸色一僵,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敢再多言,只得默默退下。
而李斯则微微松了口气,向秦始皇行礼道:“陛下圣明,此乃大秦之福。臣定当全力辅佐陛下,完善郡县制,使大秦繁荣昌盛。”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身姿愈发挺拔,仿佛已看到大秦在郡县制下走向辉煌的未来。
嬴政道:“召令秦王前来议事”
咸阳宫的书房内,气氛凝重得似能拧出水来。秦始皇嬴政负手而立,他身形高大挺拔,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不怒自威。那一身绣着金龙的黑色长袍,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令人敬畏的光芒,冕旒下的面庞冷峻而深邃,双眸犹如寒星,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虚妄。
扶苏接到父皇的传召,匆匆赶来。他身姿英挺,一袭月白色的锦袍衬得他气质儒雅,面容英俊却带着一丝疲惫与忧虑,剑眉之下的眼眸清澈而真诚,一头乌黑的长发整齐地束起。进入书房,他恭敬地行礼:“父皇,儿臣前来。”
嬴政微微转身,目光如炬地盯着扶苏,沉声道:“扶苏,淳于越提出恢复分封之事,你且谈谈你的看法。”
扶苏心中一紧,他深知这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轻吸一口气,缓缓说道:“父皇,儿臣以为郡县制乃大势所趋,不可动摇。郡县制下,中央集权得以加强,如臂使指,政令畅通无阻,可使我大秦高效运转,此乃父皇高瞻远瞩之创举。”他的声音平稳,眼神坚定地望着嬴政,双手微微握拳,表现出一副笃定支持的模样。
嬴政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他向前迈了一小步,语气中带着一丝质问:“哼,只是如此泛泛而谈?朕想听的是你更深层次的见解,莫要敷衍朕。”
扶苏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赶忙补充道:“父皇,儿臣深知郡县制能避免诸侯割据之祸。昔日周朝分封,诸侯渐强,尾大不掉,终致战乱纷飞,百姓流离失所。儿臣岂会不知其中利害?儿臣定当全力支持父皇推行郡县制,绝无二话。”他的语速加快,眼神中带着一丝急切,身体也不自觉地微微前倾,试图让父皇感受到自己的真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