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伦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41章 布衣极荣(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数日后,水城。

清晨,朝阳初升,天光破晓。

金甲卫列队开道,旌旗招展,一队御前侍卫护送着明黄卷轴而来。

百姓闻讯蜂拥而至,街头巷尾人头攒动,皆知今日有天大喜事——皇上亲赐御匾,悬于奇珍阁门楣。

礼官立于高台,手捧圣旨,声若洪钟: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奇珍阁主李少华,才识卓绝,心怀社稷,护驾有功,经世济民。其人虽居市井,志在天下,捐粮助军,义薄云天。朕心甚慰。

特赐御笔‘天下第一皇商’匾额一方,永镇店门,以彰其德,以励群商。

另,朕察太子怀真与李少华性情相投,志趣相合,乃天赐良缘。自即日起,二人义结金兰,结为异姓兄弟,同休戚,共荣辱,以敦友悌,以固国本。

此诏昭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圣旨宣毕,全场哗然,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天呐!太子殿下竟与李老板结为兄弟!”

“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太子金枝玉叶,竟与一商贾结义?”

“你懂什么?这叫得民心者得天!李老板救边军于饥寒,皇上这是以国士待之!”

百姓们激动议论,有人甚至跪地叩首,称此乃“盛世祥瑞”。

李少华双手接过圣旨与匾额,抬头望向那金光熠熠的“天下第一皇商”六字,心中百感交集。

他不仅是被赐匾,更是被纳入皇室宗亲般的信任体系。

与太子结为金兰兄弟,等同于皇族义亲,地位超然,非权贵可比,非功臣能及。

紧接着,举行“金兰缔盟”大典。

红毡铺地,香案高设。

李少华身着玄底金纹长袍,腰佩龙渊令,与太子陈怀真并肩而立。

二人身高相仿,气度相当,宛如双星同耀。

共执玉杯,对天盟誓:

“虽非同生,愿共死;虽非同姓,誓同袍。一诺千金,山河为证;一念为民,日月可昭。从今往后,荣辱与共,肝胆相照,不弃不离,至死不渝。”

礼成,钟鼓齐鸣,百官道贺。

陈承砚立于高台,含笑望着二人,眼中满是欣慰。

司马北站在阶下,望着那对并肩而立的身影,心中翻江倒海。

他原以为李少华不过是个得宠的商人,最多得些赏赐罢了。

谁知,皇上竟以太子金兰之位相授——这已非恩宠,而是国策布局。

他喃喃自语:“从此以后,奇珍阁不再只是商号,而是……国之臂膀。”

奇珍阁门前,那方“天下第一皇商”匾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新立的副匾同样引人注目,上书四个鎏金大字:“金兰之盟”

下方小篆注释:“太子怀真与李少华义结昆季,同誓报国,为民谋食,为边固防。”

百姓们仰头观看,无不感叹。

一位老儒生抚须叹道:“自古商贾不得干政,今有李少华,以义立身,以粮济国,竟得太子结义,真乃布衣之极,荣冠公卿!”

大典结束,李少华回到家里,把自个关在书房,任思潮翻滚起伏。

当皇帝陈承砚赐予“天下第一皇商”的御笔,并让太子与其结拜时,李少华内心的震撼和感动是实实在在的。

他深知,在重农抑商的传统下,商人社会地位虽因财富提升,但能获得如此殊荣的极为罕见。

把价格下降三分之二,看上去降幅惊人,但是凭借奇珍阁商品的独特性和军需供应的稳定性,利润空间依然远超寻常买卖。

他解下腰间的龙渊令,仔细端详。

黑玉为体,金丝嵌字。

正面是“皇商特许”,背面是“通行无阻”。

太子陈怀真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