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听完皇帝的一应部署,脸上兴奋之色显露无疑。
大周朝廷开启了最大规模的开疆拓土之征。
他们作为当朝中枢大佬,必然身沾荣光,青史留名!
“朕决定从皇家军事学院派遣一万军士远赴西北。”
“诸卿族中子弟有善军武者,可指派三人投于史将军帐下……”
“谢陛下成全!”
皇帝话音落下,一众大佬笑开了花,齐齐拱手谢恩。
他们忠于天子,忠于朝廷,一心辅政,为国为民。
除了宇文衍的皇者霸气令臣子拜服,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也与皇帝“利益均沾”的大气有莫大关系。
说白了。
人生一世,凡夫俗子,哪有什么圣人。
区区数十载,无外乎为名为利者,皆人性乎!
开年首次小朝会。
就给朝臣注入无穷的活力。
内阁,军机处,六部框架下的国家机器围绕着朝廷、君主意志全速运转起来。
当朝皇帝自幼年亲政以来。
总是不断地给朝野带来非同一般的新鲜感、刺激感。
修身,治国,平天下!
农桑,商贸,富九州!
文韬武略,纵横捭阖,开疆拓土!
经天纬地,指点江山,名垂青史!
华夏天子给予了天下人实现梦想,突破自我的环境与机遇。
正月十六。
元宵过后,李靖率领一千火器营小队离京西去。
伴随左右的依然是一身神秘黑衣,只露出冷冽眼神的“大漠十八骑”。
至于另外一千精骑。
皇帝已经青鸟传书于西北道总管史万岁。
选拔成军后于敦煌静候主将到来。
李靖年少成名,英勇善战。
又是皇帝妹婿,天子近臣。
在军中的威望不在史万岁,杨素,韩擒虎,贺若弼等一众名将之下。
一千精骑听闻要随李靖奉圣命远征,兴奋得几天几夜都睡不着。
二十日。
大周皇家军事学院一万军士化整为零,分散离京。
经河西走廊前往敦煌,加入史万岁的西北铁骑大军。
与此同时。
朔方郡后套平原,以及东北科尔沁军马场。
大量军马开始向西征调,以备西征之需。
塞北道总管杨玄感,都督府高表仁接到皇帝诏令。
招募突厥人及汉人府兵三万人,组建华夏突厥族铁骑大军待命。
平定东突厥叛乱,设立塞北道后。
朝廷从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四道移居神州百姓二十万众深入草原各部。
使得塞外草原出现各族人口混居的现象。
也让长城以北开始出现农耕种植。
随着气候变暖,降水线北移,草原个别地带能种植庄稼了。
比如春小麦,耐寒的粟米,高粱。
另外,从东洲引进的红薯,土豆,玉米也能种植。
特别是土豆和玉米,收成甚至和黄河流域的产出不相上下。
这也就使得以游牧为生的部分突厥人定居下来。
过上了圈养和农耕的生活。
城镇和固定的集市开始在草原各地出现,且陆陆续续多起来。
朝廷制定了针对牧民的帮扶之策。
建房安家,提供无息借贷,扩大养殖规模。
所有城镇设立官学,适龄孩童免费接受华夏文化教育。
以后,进行科举选拔。
优秀学子同样有进入大周皇家学院求学的机会。
这就是草原彻底纳入华夏版图后,给突厥牧民带来生活上的巨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