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伦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54章 草民私录,岂能为凭?(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徐怀恩入城的第三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风雨欲来的压抑。

城内,暗流涌动,百姓们的心头仿佛压着一块巨石,沉甸甸的喘不过气。

这日,徐怀恩传令,府县官员于府衙会审“粮税案”。

陈皓,这个小小的皓记酒馆掌柜,并未在传唤之列。

但他知道,真正的审判,不在那高墙之内,而在民心之间。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陈皓便已动身。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布衣,肩上扛着一坛酒,怀里揣着一卷厚厚的泥封纸册,默默地站在了府衙门外。

府衙门口,两排官兵盔甲鲜亮,手持长矛,将百姓隔绝在外。

肃杀之气,令人望而生畏。

陈皓没有退缩。

他知道,自己代表的,是三百二十八户受苦百姓的希望。

人群中,周文远悄无声息地靠近,他是知府周正的幕僚,眼神复杂地看了陈皓一眼,低声道:“钦差大人厌恶虚礼,但……重实证。”

陈皓微微点头,心领神会。

他要的,不仅仅是徐怀恩的公正,更是要让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听见来自底层的声音。

他不入公堂,反而转过身,朝身后的柱子使了个眼色。

柱子立刻会意,撸起袖子,在衙门前的空地上支起了一口简易的灶台。

他熟练地生火、架锅,动作麻利得就像在自家酒馆里一样。

很快,袅袅炊烟升起,带着一股特殊的酒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百姓们疑惑地看着这一幕,不知道陈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陈皓走到灶台前,拿起一柄酒勺,轻轻敲击着酒坛的坛壁,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的力气,朗声道:“各位父老乡亲,我陈皓今日在此开坛蒸酒!”

他的声音洪亮,穿透了人群的喧嚣,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

“此酒,名曰‘问心’!”陈皓顿了顿,眼神坚定,“酿自三百二十八户百姓的口粮,一滴一粟,皆是血汗!”

他指着那卷厚厚的泥封纸册,继续说道:“封泥之中,藏有三百二十八纸诉状,字字泣血,句句含冤!”

“若有冤屈,酒气可闻,直冲云霄,上达天庭!”陈皓猛地挥舞手臂,声音激昂,“若无天理,我陈皓……愿当场自缚,以谢天下!”

话音落地,人群瞬间沸腾。

百姓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人质疑,有人观望,但更多的人,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陈掌柜说得对!我们不能再忍气吞声了!”

“对!我们要为自己讨回公道!”

“徐大人肯定会为我们做主的!”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县城。

越来越多的百姓闻讯赶来,将府衙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薛烈奉命带兵前来驱散人群。

他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人头,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些百姓的苦楚,也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颤巍巍的身影出现在人群的最前方。

是刘婆婆,她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前。

她手里捧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上面沾满了已经干涸的血迹。

“大人……大人呐……”刘婆婆的声音嘶哑而颤抖,“这是我儿的更服,他……他被抓走的那天,穿的就是这件衣服啊!”

薛烈的心猛地一颤。

他知道,刘婆婆的儿子,是巡夜司的更夫,也是“粮税案”的受害者之一。

刘婆婆之后,张大叔也来了。他背着一个沉重的酒坛,步履蹒跚。

“陈掌柜,我把东西带来了!”张大叔的声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