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伦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改头换面混过关(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时候未到。”

这四个字,是李曜唯一能用来搪塞别人的理由,只是这个“时候”,李曜希望永远不会到来。

而李曜的话,落在何氏兄弟的耳朵里,自然成了另外一种与李曜心中所想大相径庭的意思。

一个堂堂的大唐开国公主,如果不是关乎生死,岂会吞药假死以求自保。

一个做了妻子和母亲的女人,如果不是自身所涉及之事干系重大,又岂会连自己的结发夫君都不敢相认。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氏兄弟心中对李曜这般做法的不解,已然转化为对平阳公主现状的担忧,再看到李曜骑着骆驼急匆匆地奔到了队伍的最前头,眼神中俱都情不自禁地带上了同情之色,便赶紧吆喝着商队继续上路。

然而,尚未走出虢县,李曜就发现商队多了三个随行之人。

这三人很好辨认,因为他们骑得不是骆驼,而是骏马。

再一看他们三个的打扮,俱都头戴乌纱幞头,身穿淡黄色圆领袍,足蹬短皂靴,腰挎横刀,马鞍上挂着弓囊,显然是有官职在身,虽说品级都很低,却也不是普通的百姓敢随便招惹的人。

而且,这三人自出现之时起,就一直跟在了李曜的身后,距离从未超过十步。

很显然,他们都是专门来监视李曜的人。

果然不是善茬!李曜一想起柴绍最后说的话,就恨得直咬牙。

按理说,那柴绍一口一个“小女冠”,应该只是把她当成一个长得像平阳公主的小姑娘才对。

可非亲非故的,柴绍为何还要大费周章地派人来纠缠她呢?

李曜虽然不知柴绍对她有着怎样的不良企图,但这三个监视者,已然让她感到如鲠在喉……

就在李曜和柴绍制造的风波成为别人谈资的两日之后,何潘义带领的商队终于抵达了西行的第一个关隘:大震关。

大震关筑于陇山西麓,为逾越陇山的必经之道。因为朝廷与吐谷浑的战事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出入关的人已经变得非常少,所以守关的士卒很快就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他们这支庞大的商队上面。

负责商队公验的人,是一名唐军校尉,大概三十多岁,何潘义一见到他,连忙翻身下了骆驼,赶上前去,恭敬地行了一礼,笑呵呵地道:“今日何某可要劳烦渠校尉辛苦一番啦。”说着在递出商队出行手续的同时,还悄悄把一个小布袋塞到了对方的手里。

那渠校尉将布袋不着痕迹地藏在身上,随后朝何潘义身后的商队打量了一番,这才说道:“何二郎,你难道不晓得朝廷正跟吐谷浑蛮子打仗么……这个时候,还敢带商队去河西,你倒真是个玩命的人啊!”

何潘义叹了口气,说道:“何某何尝不晓得,可本朝建立以来,有哪年不打仗?不说别的,去年这大震关都让突厥人给攻陷了,当时关隘破成那样,连一条能让骆驼通过的路都快没了,可咱们这些商人还不是照样往来做买卖,这都是莫有办法的事,生活不易啊!”

渠校尉白了何潘义一眼,道:“朝廷已经下令,严禁铜铁重器物过关,你们这人和货还是会受到仔细查验的,若有事物被没收了,莫要怪本校尉没打招呼……”说着又看了看关隘城门下那条骆驼长龙,继续道:“虽说现在才午时,但你们的人数实在太多了些,今日未必能让你们通过,因此你还须得早早安排人手在关口外安营扎寨才是。”

何潘义咧嘴一笑:“但请渠校尉放心,何某懂的。”

两人正说话间,那三个疑似柴绍下属的人,已然大摇大摆地过了关,不过他们似乎并不打算马上离开,而是把坐骑交给了守关的士卒,住进了关城之内。

李曜一瞧见那三人消失,便赶紧利用这段没被人监视的空隙时间,依从何潘义的安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