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伦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四千二百八十二章 技术与文化的完美共生(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当米国代表声称我们的技术威胁文化多样性时,“林薇的声音通过同声传译系统传遍大厅,“我想请大家看看这个。“她戴上星链头盔,瞬间,大厅的穹顶变成了敦煌的星空,虚拟的飞天从壁画中飞出,手中的飘带化作银色的光链,连接起在场每位代表的座椅。

坐在前排的法国文化部部长突然惊呼出声——他感觉到座椅扶手传来轻微的震动,低头一看,扶手上竟浮现出用自己母语书写的诗句:“光本无界,文明亦然。“这是他昨晚在私人日记中写下的句子,从未对外发表。林薇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星链系统捕捉到您对印象派绘画的神经共鸣,将莫奈的《星空》与敦煌的飞天进行了色彩频率匹配,这是系统为您生成的专属文明对话。“

米国代表猛地站起身,手中挥舞着那份376页的报告:“这正是我们担心的!未经授权的神经数据采集!这是对个人隐私的严重侵犯!“

“真的吗?“李寒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全息投影中,他身后是滚动的代码流,“我们刚刚开源了'共鸣'系统的神经数据脱敏模块,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当部长先生想起那句诗时,系统采集的只是脑电波的频率特征,就像您说话时的声纹,而不是具体内容。“他打了个响指,大厅的墙壁上浮现出水果互动篡改数据的原始代码对比图,“而某些公司所谓的'安全报告',用的却是这样的手段。“

就在此时,张雯推送的实时画面切入——非洲联盟的代表们正戴着星链设备,与远在敦煌的文物专家进行虚拟协作,共同修复一幅唐代壁画。画面中,一个肯尼亚少年的虚拟形象正用斯瓦希里语向东国专家请教颜料配比,他的语音被实时转化为敦煌壁画中的矿物色彩图谱。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林薇的目光扫过全场,“不是将文明关进玻璃罩里的标本式保护,而是让它们在数字空间中自由呼吸、相互滋养。当非洲的孩子能触摸东国的古琴,当欧洲的学者能理解敦煌的飞天,技术就不再是分裂的工具,而成为连接的银链。“

会议进行到第七个小时,米国代表突然接到一个加密电话。他脸色铁青地挂断电话,匆匆离开了会场。几分钟后,李寒收到浩宇科技网络安全团队的紧急消息:“水果互动欧洲服务器遭到不明攻击,其篡改数据的后台被黑客曝光,IP地址指向米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

林薇与吴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释然。窗外的八篱下起了小雨,透过会议大厅的落地窗,可以看到埃菲尔铁塔在雨中若隐若现。而在灵湖之畔,微传媒总部的玻璃幕墙上,敦煌飞天的光影正与非洲鼓点的节奏同步闪烁,那是“文明共振“系统向全球发出的无声宣言。

危机解除的消息传来时,微传媒的员工们正在进行“数字敦煌“项目的全球联调。当系统成功支持178个国家的用户同时在线修复壁画时,整个园区爆发出的欢呼声连灵湖里的锦鲤都受惊跃出水面。李寒站在技术部的阳台上,看着楼下奔跑庆祝的年轻人,忽然想起创业初期那个挤在二十平米办公室里吃泡面的夜晚。

“看这个。“吴浩递给他一份刚收到的联合国文件,标题是《全球数字文明公约(草案)》,其中关于神经接口技术的条款几乎完全采用了微传媒提出的“文明共振“原则。文件的附件里,有一封来自那位柏柏尔老艺人的亲笔信,用阿拉伯文写着:“现在我的孙子可以在星链里听到曾祖父的驼铃声,这比任何黄金都珍贵。“

林薇正在与敦煌研究院的老教授进行视频通话。屏幕上,老教授戴着星链设备,正在虚拟洞窟里指导一位意大利文物修复专家使用AI辅助修复技术。“你们的技术让我想起唐代的丝绸之路,“老教授指着虚拟壁画中一处修复痕迹,“那时的工匠们也是这样,把中原的颜料技法与西域的题材融合,创造出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