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伦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 制约(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荒的叛逃行动标志着土目权威的衰减,这正是朝廷及地方官历年打压、干涉的结果,贵州总督兼巡抚张广泗对此有过精辟的分析

臣查黔省地方,苗倮环居下游一带,尽属苗蛮,散处山谷之中,并无酋长统率。

上游则倮夷最为繁盛,其中头目夷民各畜有家奴,以供驱使。

而头目中畜家奴多者每至百余户,少者亦有数十户不等。

夷俗于主仆之分甚严,而各土目之役使家奴,酷虐异常,迥非情理,或勒派家奴子女为陪嫁,或强夺家奴之妇为侍妾,稍不遂意,轻则拆卖全家,重则立毙情命,任意欺凌,生杀自主。

而各夷奴亦遂甘心忍受,在伊等又岂知上下之等、威冠履立名分,盖积威所致,不敢稍有抗违。

自昭通、镇雄等处改土设流以来,屡用兵威,官法严肃,各夷目等始知凛畏法纪,不敢生杀自由,肆行凌虐。

而各夷奴中之凶狡者及又唆使各户家奴,结党背主。

彝人实行等级婚制,主奴之间联姻或媾合为道德、伦理所不容,甚至会遭致族人惩处,“强夺家奴之妇为侍妾”或系想当然之语。

但土目凌虐、拆卖奴户以及改土归流对土目势力的打击等分析却是有相当的根据几乎所有当事官员都持此看法。

官员们当然不能对主、奴之争放任自流,破坏地方秩序。

张广泗接到呈控后,立即指示贵东道王玠、大定府知府牛天申、护威宁镇印务大定协副将马似龙赴威宁州调解,最后主奴双方达成协议,土目从此不准非礼、凌虐家奴,而家奴等不得复行背主,甘结在案。

用书面形式保证家奴的权益,反映了地方官员们削弱土目力量的目的以及人道方面的考虑。

经过调解,啸聚山箐的数百名家奴很快解散,由主人领回服役,但大化里土目安巡如的家奴者厦、白革等却阳奉阴违,“占据伊主庄田,抗不遵断。”由此引出了一场不算太大的风波。

而安巡如名疆,字巡如,其先祖原系乌撒君长所属的扯处乌土目,其后裔包括有1949年前威宁北部山区的大官寨土目、补块土目等。

自康熙十年1671正月俄凹、阿蜡等归顺以来,扯处乌土目积极顺应新的形势,效忠清朝,为朝廷东征西伐。

自雍正四年1726起,鄂尔泰开始在滇东北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安巡如“自备鞍马,纠集属夷,为王师前驱”,被改土归流战争的重要将领哈元生赐给“叛产”五百四十亩,昭通镇总兵徐成贞亦授予其“为善最乐”的匾额,而黔抚陈惪荣更是对其赞赏有加。

象安巡如一样不但没有受到改流运动的重创,其势力在某些方面反而有所扩张的情形并不多见,正如其墓碑碑文所称

然以余所睹,记改土以来,他氏子孙半多衰歇,独公,今方兴未艾,岂非凭籍者厚欤

有意思的是,对这样一位恭顺土目与家奴的斗争,官员们的态度却颇为暧昧

然而夷目、家奴自相携二,只宜从缓化导,不便遽加咸惩。

看来,只要家奴的“抗不遵断”维持在适当的限度内,官员们是可以稍加纵容的。

在控诉“叛奴”时,由于安巡如“词涉不检”,震怒不已的贵州总督张广泗甚至打算将其法办,幸得黔抚陈惪荣的解劝才使其躲过一厄。

但事态的发展要求官员采取进一步的干预,者厦、白革等纠集了几十户家奴,占据了安巡如的白素寨,情形开始变得严重,并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因为威宁毗邻原来的芒部即清代的镇雄州、乌蒙即清代的昭通府君长国,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威宁土目的许多家奴就是来自这两个地方。

官员们相信,者厦等区区二十余户家奴,“敢于负固不服”,除了高山密箐,险阻可恃外,自以为昭通、镇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