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伦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神仙的面貌(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天歌说“既然神仙都是方瞳仁,那难道,没有方瞳的,神仙称作是神仙了吗?这也有点太偏薄了吧,我怎么想了那么多神仙,都不是方瞳呢?”

小兰笑道“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只是说,方瞳代表,一些普通的凡人,若是修成神仙,会出现放异相之路。若是真的本来,就是神仙的话,天生丽质难自弃,又怎么能够一个概而论,那岂不是大家神仙都长成一个样子了,就是普通人也没有长这么一个样子。”

孟昶笑道“这个妹子何不问我呢?,我知道神仙长什么样子……”

天歌笑道“大叔,不是,记忆力不好吗?怎么对于这些事情倒是挺上心的呀,你怎么又,记忆力好了吗?”

孟昶笑道“哈哈哈,这点事情也不用记啊,是不是大家都看到的事情就是看见太多了也能知道的,多了再说了,我一直在这里生活着,岂不是我自己也成了神仙,我难道见到这些,现在这么宫中的宫女恐怕也是神仙吧!”

天歌笑道“这么说来,还真是这样呢!呵呵,大叔那你说说,神仙啥样子?”

孟昶笑道“也许神仙一付邋遢猥琐样,但那双清澈湛明的方瞳孔,却泄露了他的真相。于是裴君传授通过试炼的要诀“若规中方明者,仙道人也。悟者,便拜之。不悟,为试不过。”(《真诰》卷五)。眼规里的瞳子,一是方形,二是如闪电般明亮,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就是微服私访的神仙。这条识仙法则,难道魔界,就不知晓么?放心,魔鬼可以模仿仙的脸,却无法模仿仙的明。裴君继续教导,遇到下土恶强之鬼“作妇女以惑试人”之时,“仍看其眼中,童(瞳)子若暗者,知非是仙,则邪鬼耳。”(《登真隐诀》卷中)”

小兰说“之后通过方瞳识仙的法则在唐代渐渐隐退,方瞳只是神仙导师的lo,接受凡人的膜拜。李白《游泰山六首》写他去天门山访仙,“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据传开元初期的一代国师道士叶法善曾经“远访茅君而遇,岳骨上起,目瞳正方,冰雪绰约,嘕然微笑曰‘尔来乎!’”(《故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越国公景龙观主,赠越州都督叶尊师碑铭》)面对远道而来的寻仙客,神仙们大大方方亮出了轩然仙貌、方方瞳孔,再也不用“你猜你猜神仙的脸”。”

唐宋的士人常以有方瞳导师来“自神”的。中晚唐有位与裴度、牛僧孺等达官士人交往密切的道士毛仙翁,“我师惠然来,论道穷重玄”,白居易《送毛仙翁》说这位导师“肌肤冰雪莹,衣服云霞鲜,”头发呈深青透红的绀色,容颜却如花儿一样的鲜妍,“方瞳点玄漆,高步凌非烟”,方眸子如同黑漆一般明亮。苏轼有一位勤于炼丹的朋友王颐,自称获得神仙亲传丹诀,“叮咛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苏轼《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

天歌说“我就说么,哪能所有人都是方瞳呢!果然在盛世开明的大堂,就杜绝了,这种评论神仙的标准,呵呵,还真是大快人心啊!,可是问题又来了,谁有资格称方瞳”?

小兰笑道“既然方瞳神仙这么受敬仰,渐渐地“方瞳”也成为祝人长寿、“他神”的一个吉祥词汇。欧阳修《送京西提点刑狱张驾部》诗中有“汝阳昔见今十载,丹颜益少方瞳明”,张驾部看到这样,表扬他修炼精进、练成方瞳的好诗一定很高兴,不过他可能不知道“方瞳”是欧阳大人爱用的典故。欧阳修在《又寄许道人》中夸许道士“绿发方瞳瘦骨轻,飘然乘鹤去吹笙,”赠别高僧又用上了仙家的配置“方瞳如水衲披肩,邂逅相逢为洒然”(《赠庐山僧居讷》……”

小兰又说“到了宋代,方瞳就更被祝寿诗词给用滥了。辛弃疾《鹊桥仙·为人庆八十席间戏作》有“朱颜晕酒,方瞳点漆,闲傍松边倚杖”,这是题给男寿星的;张孝祥《画堂春·上老母寿》赠言女寿星“方瞳绿发对儒仙,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